初秋时节,平和国强乡花溪梦田绿意盎然。9月4日,贝贝南瓜认种仪式暨“乡土好味·市集狂欢”农特产品集市在此开展。来自30多个认种单位的160余位代表、嘉宾齐聚于此,共同见证国强乡推动生态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新步伐。
国强乡党委书记张少云在活动开场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国强乡与花山溪流域生态治理、农业结构调优的历程。她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是深化合作、促进发展的具体举措,更是国强乡坚持生态优先、推动产业转型的切实行动。
谁能想到,“网红打卡地”花溪梦田,曾因单一蜜柚种植陷入发展困境?张少云谈到,过去三十年,蜜柚产业虽然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但也导致平和县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过量种植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造成花山溪部分河段水质下降,成了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再难的关口,我们也要齐心协力跨过去。”张少云坚定地说。
如今站在花溪梦田的观景台,再望花山溪两岸,已是另一番景象。漫山蜜柚林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以“春赏油菜花、夏收紫米稻、秋播贝贝南瓜”为特色的轮作景观。贝贝南瓜、月子鸡、盐水苦笋、菜籽油、紫玉淮山、生态紫米、高山冬蜜、鲜血叶兰等多种“国字号”特色农产品接连“出圈”,形成“一村一品、多村联动”的发展格局。
这场认种仪式是国强乡推进农业转型的生动实践。活动通过“认种农业+农旅融合”的新模式,推动优质农产品从田间直达餐桌。据了解,此次贝贝南瓜认种单位达31个,覆盖单位成员1223人,达成认种金额23.39万元。授牌环节,认种单位代表接过标识牌,每一块牌子背后,都是一份信任与共赢——农户的收益有了保障,认种单位收获安全优质农产品供应,国强乡的乡村旅游也将在这份联结中迎来新机遇。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各类体验区人气十足。嘉宾们在五彩竹筒粽体验区学包粽,欢声笑语里满是对传统美食的喜爱;农特产品展销区,月子鸡的鲜嫩、高山冬蜜的醇厚、紫玉淮山的脆嫩,让“国强味道”成了最闪亮的名片;贝贝南瓜播种区,大家小心翼翼埋下认种标识牌,仿佛种下了对丰收的期盼;DIY碾米区,嘉宾亲手将稻谷碾成新米,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围炉煮茶区,茶香袅袅,众人畅聊乡村生活;紫米收割区,镰刀起落,汗水沾衣,笑容始终洋溢。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生态是底色,合作是动力。”张少云表示,“我们会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把国强乡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夕阳西下,花溪梦田的余晖温柔动人。活动虽已结束,但国强乡与花山溪的共生故事仍在继续。当贝贝南瓜挂满藤蔓,当更多人循着“国强味道”而来,这片土地上,一幅更绚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林锦涛 张艳嫔
责任编辑: 徐世庆 孟庆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