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漳州要闻 > 漳州新闻

寻找老校长秦文荣

来源:漳州今日头条  时间:2025-08-19   作者:吕芙蓉

  一份档案的发现,让人知晓了抗战中龙海一段奋力守护课堂的故事——

  寻找老校长秦文荣

  档案中有关秦文荣的记录

  近日,龙海区档案馆的一份泛黄档案引发关注。档案《龙溪县第二初级中学简史暨行政组织情形——本校简史》记载,1944年,因原任校长黄宗鋆未能到任,龙溪县府改派督学秦文荣兼代县立简易师范(龙海一中前身)校长。这一记载,让“秦文荣”这个此前从未出现在龙海一中百年校史中的名字,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守护课堂

  档案显示,1944年的龙溪县正处战乱时期。受日寇敌机频繁轰炸影响,为保障师生安全,秦文荣到任后,随即组织学校迁往土亭乡翠林村(今属龙海区榜山镇)上课。

  “学生副食费由石码地方筹给”,档案中这句简短的记载,勾勒出当时办学的艰难。据推测,这位临时受命的代校长,需为贫寒学生的口粮四处奔走。龙海一中党委书记洪达勇告诉记者,彼时“无力升学”的贫苦孩子是该校主要生源,秦文荣很可能多次往返于石码镇的街巷,向商户、乡绅陈情筹措,才为学生争取到基本的副食保障,让他们能安心留在课堂。

  根据档案记载,当年10月开学时,翠林村的祠堂成了临时课堂。门板拼起课桌,泥巴糊成黑板,秦文荣就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带领师生开课。结合当时背景可知,师生们头顶常有敌机轰鸣,身边不乏逃难的乡亲,课堂随时可能因防空警报中断。秦文荣不仅要组织教学,还要照看学生安全,点名册成了他手中重要的“责任清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跟上队伍、不被遗漏。

  在翠林村的一个学期里,祠堂里的课文诵读声、油灯下作业批改的背影,成了战乱中难得的“教育之光”。然而,这份坚守在学期结束后画上句点——因学校奉命与县立初级中学合并,全校迁往漳州,秦文荣的名字也随之从档案中消失。

  初心难忘

  在已发现的档案中,册页上并未留下秦文荣的籍贯、生卒年月,更无照片、回忆录等资料,甚至未提及其后续去向,让人留下了永远的遗憾。1945年季永绥校长到任时,他或许已回到督学岗位,或许转战其他地方,其最终下落成谜。

  2025年11月25日,龙海一中将迎来建校百年。作为该校史上“隐身”的守护者,秦文荣在战火中撑起课堂、守护教育火种的经历,虽仅见于档案寥寥数语,却成为校史中一段不该被遗忘的记忆。

  洪达勇在谈及这一发现时表示:“当我们在档案中看到‘秦文荣’这个名字时,内心既震撼又感慨。一百年来,龙海一中的发展离不开无数教育者的默默奉献,秦文荣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在特殊年代挺身而出的代表。他在战火纷飞中坚守教育阵地,为贫寒学子奔走筹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为民’的初心。”

  洪达勇提到,学校正全力筹备建校百年系列活动,而寻找秦文荣的故事,正是筹备工作中一项特殊的“寻根”行动。“我们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秦文荣先生的线索,哪怕只是一张照片、一段回忆,都是对校史的重要补充。百年校庆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总结,更是对办学初心的回望。秦文荣先生在动荡岁月中扛起的责任,正是这所学校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教育的火种都要代代相传。”

  目前,龙海一中已联合当地档案、文史部门,继续梳理相关史料,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征集关于秦文荣的信息,希望能解开这位“隐身校长”的谜团,让这段被时光掩埋的校史细节,在建校百年之际得以完整呈现。

  ☉漳州融媒记者 王琳雅 通讯员 隆壹 文/供图

责任编辑/吴志润

 
标签: 漳州是哪个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