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地域阻隔 审执联动破局——云霄法院“执保扣划”巧破企业付款僵局
“法官,我们不是不想付钱,但账户冻着,我们一时也拿不出另一笔钱啊!”
“法官,钱一旦解冻,他们万一不付了怎么办?”
在线上调解室中,一起运输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都面露难色。尽管在法官的努力下,他们就付款金额达成了一致,但如何支付这笔钱,却成了横在双方面前的新难题。一边是原告的合理担忧,一边是被告的现实困境,刚刚达成的调解协议,眼看就要因为“信任”与“流程”的瓶颈而功亏一篑。
僵局:调解功成,信任却遇“拦路虎”
原告起诉要求支付运费,并申请保全了被告公司在漳浦某银行的账户。经过民事审判二庭多次“背对背”沟通、“面对面”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然而,胜利的喜悦是短暂的。原告的担忧很实际:“法院解封账户容易,可钱一旦放出去,我们再想要回来就难了。”而被告公司也有苦衷:“公司主要的流动资金就在那个账户里,被冻着,我们想付也付不了啊!”
案件仿佛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如果按常规路径,解封账户后被告再付款,原告不放心;若案件因履行不了而进入强制执行,不仅耗时耗力,产生额外费用,更会给被告企业贴上“被执行”的标签,商誉受损。一个看似简单的付款动作,竟成了阻碍案结事了的“最后一公里”。
破局:审执联动,巧思点亮“新路径”
为打破僵局,审理该案的法官向执行法官寻求破解办法,审判团队与执行团队为此召开联席会。
“我们能否不解除保全,直接将被冻结的款项划拨给原告?”会议上,有人提出了“执保扣划”的设想。会议围绕这个想法的法律依据、操作流程和潜在风险展开了讨论。审判法官熟悉案情,执行干警精通划扣,双方优势互补,很快便理清了思路,一套通过“执保扣划”直接实现履行的方案雏形初现。

协作:跨区接力,打通司法“快车道”
方案虽好,但挑战仍在。被冻结的账户远在另一个县区,本地法院能否直接扣划?流程是否走得通?
执行团队立即行动起来,一个电话打到了兄弟法院。“没问题,我们全力配合!”账户所在地法院的明确答复,给所有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兄弟法院的倾力协助下,异地银行对于“执保扣划”业务的支持流程被迅速理清,一条跨越地域的“司法协作通道”就此打通。
落地:三方聚力,办结企业“心头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经办法官依法迅速作出扣划裁定。随后,一支由我院审判、执行干警,以及兄弟法院指派的干警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集结完毕,奔赴扣划现场。
在银行的配合下,冻结账户中的相应存款被安全、精准地划拨至法院账户,这场跨域的“关键扣划”圆满完成。被告公司被保全的银行账户也随即依法解封。一场原本可能剑拔弩张、耗时费力的纠纷,在高效运转的司法程序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后记
本案的成功处理,是云霄法院深化“立审执”联动机制、将“如我在诉”理念贯穿办案全程的生动写照。通过审判与执行的无缝衔接,以及法院之间的紧密协作,将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用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用司法智慧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张咏 林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