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通知公告

我市九龙公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地上景观再造项目入选全省城市地下空间供应实践典型案例

来源:漳州市自然资源局  时间:2025-09-09

9月8日,我市九龙公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地上景观再造项目入选省自然资源厅城市地下空间供应实践典型案例。


全文如下

漳州市九龙公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地上景观再造项目


一、案例基本情况

近年来,漳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精神,结合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实际,大力探索土地资源复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水平。漳州市九龙公园是重要“城市绿肺”,也是中心城区核心公共绿地。随着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与停车设施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传统单一功能开发模式难以满足市民对高品质公共空间和便捷配套设施的双重需求,对九龙公园进行改造升级面临着既要保护提升生态休闲功能,又要解决周边区域“停车难”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漳州市积极探索土地立体分层开发和复合利用新模式,将九龙公园改造项目作为示范工程,旨在通过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开发,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城市功能的综合提升。

 nload="try{ImageUtils.loadImage(this, 600,230)}catch(e){};" src="/cms/pages/830663290473310004/images/640.webp.png" title=" ">图1 九龙公园改造前俯视图 nload="try{ImageUtils.loadImage(this, 600,383)}catch(e){};" src="/cms/pages/830663290473310004/images/640.webp%20%281%29.png" title=" ">图2 九龙公园改造后俯视图二、创新性做法及成效

2023年,漳州市出台《漳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确立“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三位一体管理原则。该制度框架为九龙公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地上景观再造提供系统性支撑。

(一)规划引领统筹,科学布局衔接。编制九龙公园项目详细规划,采用“地下一体化+地面景观化”设计理念,实现地下设施与地面景观的有机衔接。科学设置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位置,通过点位优化减少地面绿地占用率,同步完善地面人流疏导系统。

(二)政策机制创新,破解开发瓶颈。一是供地方式创新。为破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难题,漳州市出台《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项目地下停车场建设用地使用权采用划拨方式供地。二是审批流程优化。全面应用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无纸化在线审批”改革,通过在线系统提交电子材料、获取电子批文,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三是功能垂直复合。项目突破传统平面开发思维,在同一地块(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上,实施“地上公园+地下停车场”的垂直功能复合。项目总用地面积5.2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设置1027个停车位(含210个充电桩车位)及便捷的人行垂直交通(14个出入口+4部电梯),地上保留3.1万平方米绿地,新增阳光大草坪、亲水步道等6大功能区,实现“停车+休闲”双重功能叠加,有效补充城市核心区停车供给。同时,依法办理地下空间不动产权登记,保障地下空间使用权人权益,为后续运营管理奠定基础。

三、经验启示

一是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在有限的5.2万平方米地块上,成功叠加了大型公园绿地(绿地率保持高水平)与大型公共停车场(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双重功能,实现了土地的立体化、集约化、复合化利用,成为破解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的典范。

二是城市功能短板有效补齐。建成漳州市区最大的公共地下停车场,提供1027个停车位(含210个充电桩),有效缓解周边区域长期存在的“停车难”问题。

三是公园绿地品质全面升级。地上景观经过系统性改造,功能更完善(新增功能区)、生态更优良(保留大树、生态驳岸)、文化特色更鲜明(闽南风格建筑、保留历史雕塑)、慢行系统更便捷(双环步道),显著提升市民游园体验和城市环境品质。

四是政策创新示范作用突出。项目成功践行地下空间划拨方式供地、费用减免、无纸化审批等创新政策,验证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漳州市乃至其他城市推广土地复合利用和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漳州经验”。

五是社会效益与民生获得感增强。项目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态环境和便捷生活配套的双重期待,提升了中心城区的宜居性和吸引力,社会反响良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