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漳州要闻 > 漳州新闻

长泰百岁抗战老兵捐出与地下党往来密信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25-09-05   作者:吕芙蓉

  漳州新闻网讯(漳州融媒记者 肖颖婧 通讯员 许婷婷)9月1日,长泰百岁抗战老兵蔡友琳向长泰区档案馆捐赠了其与厦门地下党人、《江声报》陈维廉往来的密信。泛黄的纸页间,既藏着老兵的家国情怀,也镌刻着一段尘封的福建抗战往事。

  1925年,蔡友琳出生在枋洋镇径伦村的一个普通农家。1940年,在抗日烽火的征召下,15岁的他主动跟随时任国民党第100军80师野战医院院长的同乡蔡维宁到福州参军。初入部队时,因为有完小毕业的文化底子,加上蔡维宁的举荐,蔡友琳被分到80师野战医院当卫生员。在福州柴井医院接受短期培训后,他跟着医院辗转于福建战场,成为离生死最近的人。

  1941年5月,福州沦陷。80师野战医院随部撤至古田,未及喘息,便迎来了大湖战役。“战斗一打响,伤员就像潮水一样涌下来。”蔡友琳曾这样描述:“平均每天要处理二十多个伤员,根本顾不上害怕。”蔡友琳跟着医疗队守了七天七夜,直到最后一具遗体被抬下战场。大湖战役的胜利,阻击了日军染指闽北的野心。

  1944年10月,福州二次沦陷。1945年5月,日军败退,试图从陆路北逃浙江,一场“闽东追击战”就此打响。80师野战医院再次随军转战,从连江到罗源,从宁德到霞浦,沿着日军撤退的路线设伏。蔡友琳和医护人员在枪林弹雨中奔跑,把伤员拖进临时救护所。“子弹擦着耳朵飞,炮弹掀起的泥土埋住半条腿,可我们不敢停,多救一个,就多一分希望。”他说。此战虽未能全歼日军,却以较小代价迟滞了敌人,为最终胜利赢得了时间。

  抗战胜利后,蔡友琳在福建省政府“设考会”供职期间,因工作便利他能接触到许多机密文件,便与地下党人、《江声报》的陈维廉联系密切。应陈维廉要求把省政府有关行政设置、战局通报、人事调整、会议决议、新闻资料等都备份并寄给他,在不知不觉中为厦门地下党做了外围工作。这些信件,不仅是两人“以笔为枪”的见证,更是为福建解放做出的无声贡献。

  如今,百岁高龄的蔡友琳早已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长泰,在径伦村安享晚年。他总说:“战争教会我最珍贵的,是珍惜和平。”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蔡友琳将与陈维廉的往来书信捐赠给长泰区档案馆。他说:“这些东西放在档案馆,比放在我家里更安全,此外,还能让更多人知道,当年的年轻人是怎么拼命守护这片土地的。”

责任编辑/洪乐敏

 
标签: 漳州江滨公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