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漳州要闻 > 漳州新闻

东山:渔获满舱的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漳州二手房价格走势  时间:2025-10-16   作者:吕芙蓉

核心提示:东山冬古渔港,各类海产琳琅满目。漳州融媒记者梁健摄

  东山冬古渔港,各类海产琳琅满目。 漳州融媒记者 梁健 摄

  秋日,丰收的时节。金色阳光洒在东山澳角的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首站便来到东山,在澳角村详细了解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交易情况。今年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又提到了“东山澳角村渔获满舱”。总书记的话语不仅是对东山渔业的肯定,更为这片海域注入了奋进的动力。

  8月中旬,随着开渔令的一声枪响,东山千艘渔船扬帆出海,开启了新一轮的渔业生产旺季。如今,开渔已两月,不仅仅是澳角,东山各大渔港每天都能看到渔船满载归来的丰收场景,一场从“大海”到“餐桌”再到“全国市场”的“海鲜盛宴”,正以蓬勃之势链动整个东山的渔业经济。

  满载而归 交易火热

  下午4时,宫前国家一级渔港迎来了一天中的第二波作业高峰。

  一艘艘钢质渔船接连靠岸,船舱内银光闪烁,鲳鱼、巴浪鱼、鱿鱼、八爪鱼等各类海产琳琅满目。起重机轰鸣作业,将一箱箱渔获吊运上岸。码头上工人们忙着分拣、过磅、装车,现场繁忙而有序。

  “这一趟出海7天,捕获了近2万公斤的鲳鱼、扁蟹、鲭鱼和鱿鱼。”船长吴茂德满脸笑容。

  渔获刚上岸,早已在此等候的收购商便立刻围了上来,开始一番验货、议价。“开渔后我天天都来宫前港收鱼,这儿的鱼新鲜,运到漳州、厦门市场,明早8点前就能摆上摊,特别抢手。”收购商林小菁一边清点货物一边说。

  作为东山重要的渔业枢纽,宫前国家一级渔港可停靠渔船1000艘以上,最大停靠船只可达3000吨级,年卸鱼量6万吨以上,是周边渔民作业、交易的核心阵地。今年,该渔港投入70万元实施水产品交易市场改造工程,重点对码头交易市场的地面进行了全面修复,重新铺设混凝土地面,为渔民和收购商提供了更加安全、规范、便捷的交易场所。“以前交易高峰期,地面打滑摔跤是常有的事,现在改造完不仅路好走了,渔获装卸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宫前村支委沈志川感慨道。

  据码头管理人员介绍,自开渔以来,每天都有超过10万公斤的海鲜从这里上岸。码头保持24小时作业,确保海鲜第一时间运往市场。

  市场兴旺 “鲜”声夺人

  清晨6时,西埔中心市场的海鲜区早已人声鼎沸。各个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海产品,从常见的带鱼、鲳鱼、鱿鱼到斑节虾、石斑鱼等高档海鲜,应有尽有。

  “开渔后货源充足,品种也多,每天能卖出上百公斤。”海鲜摊摊主王大姐一边给顾客称重一边笑道。说话间,老主顾陈阿姨来到摊位前挑选了1公斤虾和1.5公斤鲭鱼,满意地说:“现在海鲜又多又新鲜,价格还实惠,在家做点清蒸虾、香煎鲭鱼,孩子们都爱吃。”

  除了本地居民,不少游客也专程前来“寻鲜”。国庆中秋期间,东山吸引了大量游客,海鲜消费成为必不可少的热门选择。

  夜幕降临,南门湾夜间经济一条街灯火璀璨,海鲜大排档、特色小店烟火气十足,鲜香滋味刺激着食客的味蕾,这里也成为游客夜游打卡的热门地。来自厦门的游客徐女士提着满满几袋海鲜兴奋地说:“早就听说东山海鲜新鲜,这次特意开车来,不仅吃了顿海鲜大餐,还买了鱿鱼、螃蟹,带回去给朋友尝尝。”

  海鲜美食的加持,让东山文旅市场火了。据统计,10月1日至8日,全县各景区景点、文化场馆共接待游客约87.9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旅游总收入达11.9亿元,同比增长12.9%。

  加工繁忙 畅销全国

  渔获的丰收,不仅丰富了本地市场的“菜篮子”,也为东山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带来了充足的优质原料。

  在东山鱼满仓水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作业,对刚收购来的斑节虾进行精细分拣、快速冷冻和真空包装。包装区里,一盒盒包装精美的海鲜产品正在被打包成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自开渔以来,公司的生产线一直满负荷运转。现在正是渔获旺季,我们每天能加工斑节虾、鱿鱼、鲳鱼等海产品上千公斤。”公司总经理沈雄昌说。

  在公司的电商销售部,工作人员正处理着源源不断的订单。“我们在阿里巴巴、淘宝直播等平台做批发,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并出口到美国、泰国、摩洛哥等。”沈雄昌说,公司目前已经开发出8大类共100多种“宫前湾”牌名优水产品,涵盖鱼、虾、蟹、贝、鱿、藻以及罐头、料理食品等,每个月的销售额有60万元左右。 

☉林东妹

责任编辑:蔡建如 陈 岩 陈志荣

 
标签: 漳州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