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铸
发现问题,更要追溯问题的根源。用穿透式思维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攻坚克难、夺取战果的“法宝”。
事物发展是曲折性前行、波浪式前进的。遇到问题不可怕,怕的是“看不见、看不懂”、久拖不决,导致问题层层推诿,“击鼓传花”演变为“击鼓传雷”。真正“穿透”进去看本质,才能找出原因、找准病因,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措施清单”、升级为“成果清单”,以“发现一个问题、找出一套解法、解决一片问题”带动一方发展。
“穿透”的洞察力源自心中有数。“数”是对形势的深刻把握、对规律的深度认知、对矛盾的深邃洞察。要摸清底细,抓住主要矛盾,洞察问题本质,深挖问题根源,立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事事刨根问底确保时时心中有数,以勇于廓清迷雾、穿透表象的战略定力精准施策。如果缺少“穿透”的洞察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似忙得团团转,实则治标不治本,甚至会反复栽跟头。
“穿透”的执行力源自脚下有步。执行看行动,保障靠作风。“穿透”问题不能“蜻蜓点水”,越往深里走,会碰到越多的拦路石,绕不开也躲不过。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解决问题若只浮于表面,再小的石块都可能成为“风险点”,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要敢于直面问题,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看准方向就坚定地走,动真碰硬、踏石留印,以步步为营的韧劲扫清障碍、破局开路。
“穿透”的创造力源自手上有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工作的导向、创新的起点,背后往往暗含着需求的变化、跃迁的契机。“穿透”问题,掰开分析,才能找到核心、看到机遇,才能抓住发展的“牛鼻子”。墨守成规,习惯沿用老思路、老套路解决问题,很可能事与愿违,甚至南辕北辙。要敢于“无中生有”、更要善于“意想天开”,拿出更多开创性的务实举措,在解决问题中创造新价值、培育新增长点。
敢“穿透”、善“穿透”,发展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邓文忠 陈 岩 陈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