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现场 市市场监管局 供图
电梯运行的安全平稳,牵动着居民的心。2024年,漳州投入财政资金151万余元,完成当年度541台使用年限超15年老旧住宅乘客电梯的安全评估工作,实现老旧住宅小区乘客电梯安全评估100%覆盖。今年,我市再次将506台“超龄”老旧住宅乘客电梯纳入安全评估,涵盖12个县(区)、开发区(投资区)的59个小区。
近日,这506台电梯已全部完成评估并出具报告,对评估发现需要修理、改造、更新的电梯,市市场监管局向使用单位、维保单位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分别提出整改建议。
133项评估内容
专家精准“把脉”
今年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工作自5月中旬起开展,投入资金139.2万元,委托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漳州分院的技术专家,为我市当年度使用年限超15年的506台“超龄”电梯进行100%覆盖的精准“把脉”和全面“体检”,旨在精准识别电梯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的维护与改造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为做好此次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去年评估工作经验、居民诉求集中问题、电梯本质安全部件、电梯主流配置标准等,依据福建省地方标准《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风险分类分级》(DB35/T 1934-2020),聚焦限速器等关键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等涉及电梯本质安全的项目,关注电梯本体状况、实际运行状况以及使用环境情况等关键维度,组织技术专家编制评估细则,评估内容涉及曳引、导向、门、轿厢等8个系统,机房、井道、底坑3个部位以及1个性能试验,共计133项。
“限速器是电梯最重要的一道安全防线,就像电梯的‘超速刹车系统’,一旦电梯速度超过额定速度的115%,它会立刻切断电源,让制动器抱闸刹车,断电后如果电梯还在加速,就会通过机械联动强制刹停。因此,对限速器等关键部件的定期检查校验就是守护电梯安全的‘生命线’。”据省特检院漳州分院检查分中心主任丘成强介绍,此次评估中,37名技术骨干被划分为17个项目组,每组均由经验丰富的检验师担任组长,对细则中的133项内容严格进行检查与评估。同时,机构安排4名协调专员,专职负责砝码调配、进度跟进等协调工作,保障现场评估流程顺畅,并设立质量监督小组,通过现场检查和报告抽检,全方位保障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评估结果公开
居民知情安心
一次次严谨的检查、试验,为每一部电梯都形成133条一手记录。这些原始记录是安全评估的依据,技术专家根据不同类别不合格项目的数量进行综合评判,给出“建议一般修理”“建议重大修理”“建议改造”“建议更新”等评估结论,并由相关专家进行最终审核确认。
评估工作完成,居民如何得知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将由检验机构通报给电梯的使用单位,即所属的物业管理单位或业主委员会。相关使用单位应通过小区公告栏或社区微信群等途径进行公示,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日常所使用电梯的“健康”状况。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要求评估机构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形成安全评估质量分析,并及时与各县(区)局沟通发现的问题,跟进隐患整改。至于电梯是否要维修、更换或改造,则由居民和使用单位根据电梯运行实际情况协商决定。若涉及重大安全隐患,使用单位必须及时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我市多部门联合印发《漳州市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提到符合条件的电梯每台可享更新定额补贴15万元。《方案》的出台将减轻居民更新改造老旧电梯的经济负担,推动实现从“评估”到“解决”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四色监管模式
电梯安全“再加码”
根据法定要求,电梯的安全运行应执行检验和检测交叉,在电梯运行的第1、4、7、9、11、13、15年进行强制性检验,其他年份企业可自行检测,对超过15年的电梯必须每年进行强制性检验。在检验和检测之外,法定的电梯常规维保可以帮助使用单位及时发现电梯安全隐患。
去年,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四色维保卡”电梯维保质量监管模式,根据每一年度电梯维保单位维保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将电梯安全公示卡更换为“红橙蓝绿”四色维保卡,并对维保单位实行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
居民可以通过电梯内公示的四色维保卡,了解当前电梯的维保质量。“红色”为重点安全监管等级,“橙色”为预警监管等级,“蓝色”为一般监管等级,“绿色”为“无事不扰”监管等级。
“这种四色监管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科工作人员说,自去年7月这一监管模式实施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去年唯一一家“红色”等级维保单位的监督,督促整改,过去一年中,该单位维保资源力量都有所提升,在抽查中没有发现虚假维保行为,已经上升为“橙色”等级。这一创新做法激励着电梯维保单位提高服务质量,也为公众提供了监督和选择维保单位的依据,增强了电梯安全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相关链接
市市场监管局集中约谈电梯检测与维保单位
近日,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两场集中约谈会,分别针对6家问题突出的电梯检测单位、17家困梯事件多发的电梯维保单位“把脉问诊”,通过压实主体责任、直指行业痛点、明确整改方向,筑牢电梯安全运行防线。
电梯检测单位约谈会通报了本年度电梯检测质量抽查的整体情况,随后对6家被约谈单位进行“点对点”精准画像,让问题“见人见事、一针见血”。面对指出的问题,各检测单位负责人逐一表态,结合自身实际说明问题根源,并汇报了后续整改的具体思路与举措。
电梯维保单位约谈会聚焦“困梯事件多发”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现场通报了17家被约谈单位的“问题清单”,详细列出各单位维保电梯的困梯次数、多发故障类型、应急处置响应超时等关键数据。被约谈的维保单位负责人现场反思自身管理漏洞,承诺将针对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方案,切实降低困梯发生率。
本组文字由 漳州融媒记者 黄天航 采写
责任编辑:徐世庆 孟庆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