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未起,诏安牛肉就让等着“贴秋膘”的人们,好好过了一把瘾。前两天,诏安开了一场全牛宴品鉴会。蒸、卤、炖、炒,手法多样;肉、筋、排、肚,样样精品。县委书记现场吆喝,全牛宴赚足了眼球,也彰显了当地在“牛产业”上意欲“执牛耳”的雄心。
拿DeepSeek与牛肉做对比,未免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其实,二者指代的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回想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刚刚推出之际,一时风头无两。如今同类产品迭出,热度渐趋平常。而牛肉,从春秋战国“弦高犒师”到南宋辛弃疾“八百里分麾下炙”,纵横千年仍飘香不绝。历史若缺了牛肉,恐怕真要少几分“牛气”。
但这并非要否定新兴产业。事实上,AI虽好,却未必适合每一个地区、每一种土壤。真正关键的,是认清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谋发展。像诏安这样有着30多年牛肉产业积淀的地方,与其盲目追逐风口,不如深耕传统、挖掘潜能。诏安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把“牛”仅仅看作食材。在种养加一体化理念推动下,这里正在构建从养殖、屠宰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意图打造百亿级的肉牛产业集群。
牛“文章”虽传统,可常做常新。荔枝、龙眼、蜜柚等产业也是如此。当下,不少人把传统产业视作夕阳产业,将“传统”与“落后”划等号,这是一种误解,更是一种短视。如果从传统产业中,我们能挖掘出新质生产力,那必将又是一片新的蓝海。
产业没有高下,理念才有高下。我们在发展产业时,不能仅仅盯着“高精尖”,更要善于从传统中找亮点、挖爆点,使之成为新的增长点。
⊙金语
责任编辑:张俊毅 陈 岩 陈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