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模拟射击 漳州融媒记者 郭斌 摄
漳州新闻网讯(漳州融媒记者 周杨宁)9月5日上午,漳州一中芝山校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市国动办、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市干休所、闽南师大芗涛剧社、漳州一中等多单位联合举办的“烽火记忆照前路 青春砺剑启新程”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此举行。
7时30分,校园里已精心布置好各类展区和丰富的体验设施。新华楼前,“烽火丹心”专题展览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动人的英雄故事,将学生们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这些抗战英雄用生命捍卫了我们的国家,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八年级学生林宇鹏参观后感慨道。
操场上,军事体验区排起了长队。在手摇警报器体验点,同学们轮流摇动警报器,警报声回荡在校园上空。“这种声音在战争年代是预警、是生命线。”市国动办工作人员现场讲解道,“今天我们或许觉得刺耳,但在当年却是保护生命的重要工具。”
话剧《烽火抉择》生动再现了抗日女英雄李林的事迹。芗涛剧社同学的精湛表演,让许多观看的同学感动落泪。“英雄并非天生,而是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李林饰演者徐雨希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演绎,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英雄精神。”
漳州一中政教处副主任蔡长春表示,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将开学第一课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旨在让同学们在缅怀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理想。
花絮
国防教育零距离
“砰!砰!砰!”模拟射击区传来阵阵清脆的电子枪声,同学们正体验轻武器模型射击。不少人是第一次接触模拟步枪,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他们稳稳托住枪身,尝试瞄准命中目标。
在最受欢迎的各类武器装备模拟体验区,军事教官详细讲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有些装备之前在电视上看过,没想到现在能亲眼看到模型。”
“这些装备虽是模型,但重量和手感都力求真实。”市国动办工作人员一边调试设备一边介绍,“我们带来了手摇警报器、背负式电台等,希望同学们能直观了解国防知识。”
在机动指挥车前,同学们排起长队等候参观。车内的通讯设备和指挥系统让大家大开眼界。“原来指挥车内部是这样的。”学生林泽轩兴奋地说,“这些设备在抢险救灾中作用重大,让我对国防动员有了新认识。”
许多同学体验后表示,这种沉浸式的军事体验让他们对军人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向往,“以前觉得战争很遥远,今天接触这些装备后,真切感受到了国防的重要性。”
☉漳州融媒记者 周杨宁
爱国主义具象化
新华楼前广场掌声雷动。芗涛剧社演绎的话剧《烽火抉择》让师生深受震撼。该剧讲述了归国华侨女青年李林投身抗日、壮烈牺牲的事迹,演员们以深情投入的表演再现了这位巾帼英雄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舞台上,“李林”的呐喊声掷地有声。李林饰演者徐雨希说:“每次演出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李林24岁便为国捐躯,她用生命诠释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演出中,许多学生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林放弃优越生活、毅然投身革命的抉择。”一名学生激动地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话剧尾声,李林英勇就义的情节上演时,全场肃静。悲壮的音乐声中,英雄精神永存。艺术与教育在这一刻完美融合,爱国主义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这部剧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英雄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用生命换来今日和平,这份记忆值得我们永远珍藏。”……
剧社指导老师表示:“通过艺术形式传承红色基因,比单纯说教更具感染力。同学们在观演过程中自然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认同,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漳州融媒记者 周杨宁
责任编辑:陈 岩 陈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