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漳州要闻 > 南靖新闻

爱国华侨张君武:跨越山海 烽火救国

来源:南靖网  时间:2025-09-05   作者:张义

核心提示: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当国家深陷存亡危机,无数海外华侨跨越山海阻隔,挺身而出。他们中有慷慨解囊的捐助者,更有毅然归国的参战者。南靖籍华侨张君武便是这数万热血青年中的一员。今天让我们寻着时光的痕迹,走进张君武用赤诚与行动书写的赤子篇章。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当国家深陷存亡危机,无数海外华侨跨越山海阻隔,挺身而出。他们中有慷慨解囊的捐助者,更有毅然归国的参战者。南靖籍华侨张君武便是这数万热血青年中的一员。今天让我们寻着时光的痕迹,走进张君武用赤诚与行动书写的赤子篇章。

虽已临近白露节气,但南靖依然暑气未消,80岁的张旭珉每次带着儿孙回到父亲张君武的故土——书洋镇塔下村时,这位定居四川的老人,都会来南靖侨史馆,站在馆内记载着父亲生平的展示柜前,情不自禁地对后辈们念起曹植的《白马篇》。因为这首诗是父亲张君武生前常诵读的爱国诗篇。他说,这是父亲作为一名华侨青年对祖国最深沉的告白,也是他后来踏上战场的信念底色。

1917年7月,张君武出生在书洋镇塔下村,初中毕业后前往新加坡求学。1937年冬,在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他毅然加入新加坡茶阳会馆组织的南洋华侨机工服务团,踏上了回国抗日的征程。回国后,张君武积极投入战斗,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他所在的战地运输队总共22人,有13位回国青年在战斗中为国捐躯。

1938年,张君武通过层层考核,考入四川成都空军军士学校学习飞行,毕业后继续投身抗日战争中。

这段与飞虎队并肩作战的经历,不仅镌刻在历史记忆中,更在张旭珉捐赠的侨史资料里留下了具体印记。如今,在南靖侨史馆展出的一件特殊展品便是生动见证。那是一把美国生产的剃须刀,而这把剃须刀,背后藏着的是一段跨越国界的战友情。

新中国成立后,张君武多次婉言谢绝了亲人劝他返回新加坡的请求。1952年,他选择在四川扎根,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将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教书育人的日常。岁月流转,在特殊时期的动荡中,许多珍贵的照片、物件都不幸遗失,唯有那把承载着战友情的剃须刀,被他小心翼翼地珍藏下来,从未离身。直到张君武去世,这把剃须刀才传到家属手中,并捐赠给了侨史馆。

1995年8月,张君武的家属收到了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颁发的荣誉证书。这张证书不仅是对他在抗日战争中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肯定,更见证了一位海外华侨对祖国矢志不渝的赤诚与担当。

如今,只要一有时间,张旭珉就会带着儿孙一同回到父亲的故乡南靖,把那份跨越时代的家国情怀,像传家宝一样,交到下一代手中。

民族危亡之际,无数像张君武这样的华侨青年,毅然冲破重重障碍,告别海外的安稳生活,回到祖国参军参战。他们中,有人长眠在战场,有人坚守到和平。他们用刻在血脉里的本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着爱国诗篇。张君武的故事,是数万归国华侨的缩影,他们的赤诚,也将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之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