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公摊面积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执行,房屋公摊面积是指每套房屋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栋楼购房人共有,购房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公摊面积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公共空间,以及为整栋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二、房屋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
根据《房产测量规范》,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如下:
1. 公共建筑空间: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公共空间,以及为整栋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 分隔墙面积:每套房屋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计算方法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三、房屋公摊面积的参考范围
根据建筑类型和楼层高度的不同,房屋公摊面积的参考范围如下:
1. 普通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系数约为10%-15%。
2. 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约为15%-20%。
3. 高层住宅:在有电梯的塔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20%-30%之间。
4. 板式小高层建筑:在有电梯的板式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5%-20%之间。
5. 板式高层建筑:在有电梯的板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8%-25%之间。
6. 塔式小高层建筑:在有电梯的塔式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8%-22%之间。
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需要仔细查看合同中的公摊系数范围,并以房地产交易权属登记中心测绘部的测绘结果为准。房屋公摊面积的计算和公摊系数的确定,对购房者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房屋公摊面积是每套房屋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包括公共建筑空间和分隔墙面积。根据建筑类型和楼层高度的不同,公摊系数有一定的参考范围。购房者在购房合同中应仔细查看公摊系数范围,并以测绘部的测绘结果为准。这样可以保障购房者的权益,避免因公摊面积的不明确而引发纠纷。
公摊面积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