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探索实施“育苗计划”,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台架梯”——
组织领航,让“青苗”变“栋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本领。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
在云霄县,新录用公务员正经历着一场特殊的“成人礼”——他们卷着裤脚蹲在田埂边,帮村民疏通淤塞的水渠;跟着村干部走村串户,调解邻里纠纷;端着笔记本的随时记下村民们的急难愁盼,晒出自己驻村故事……这场聚焦新录用公务员成长的“育苗计划”,正悄然改写干部培养的生态。
所谓“育苗计划”,是由漳州市委组织部牵头制定、云霄县积极响应实施的,为新录用公务员(含参公人员)量身定制四年成长计划,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用最鲜活的方式打破“机关化成长”的惯性,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激发年轻干部扎根一线、淬炼本领的内生动力,让青春力量在富美新云霄现代化建设中拔节生长。
择优“选苗”
“职场小白”蜕变为“政治明白人”
“青苗代表新生力量,组织希望我们像青苗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25年新入职的“00后”公务员黄婧苡在入职第一堂课上谈感悟时,眼里闪着光,道出了新录用公务员的共同心声。他们的成长动能,正被“育苗计划”精准激活。
如果说入职第一课是“扣扣子”,那么导师库的建立就是选“引路人”。云霄县委组织部明确“政治过硬优先、能力适配优先、口碑良好优先”的严选标准,近两年共摸排了281名导师,涵盖县直机关、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等,建立帮带导师库,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选出来的导师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县委组织部聚焦“端正从政初心”,确立“双导师”制,为新录用公务员匹配“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由所在党支部委员或科(股)室5年以上工作经验丰富、政治素质过硬的干部担任,通过谈心谈话、业务学习、理论研讨等形式,强化政治忠诚教育、纪律规矩教育、业务能力教育。
在“双导师”的引导下,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年轻公务员吴烘杰的成长肉眼可见:跟着政治导师学谈心谈话,学会了共情式沟通;跟着业务导师学文书制作,独立完成简易程序案件。“我先后轮岗参与专项整治、市容管理、案件处理等工作,学习运用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现在能辅助完成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案件。”吴烘杰翻出工作台账,自豪地说道,“新手没有保护期,只有加速成长期。”
聚力“蹲苗”
“机关干部”要争做“泥土干部”
去年6月,新录用公务员吴美娴初到和平乡报到,第一站便“扎根”在党政办公室。从接听群众咨询电话时的耐心解答,到协调跨部门事务的来回奔走,从公文起草的逐字推敲,到公务接待的细节把控,她事无巨细、全力以赴,还主动“跨界”成为闽南(乌山)革命根据地的红色讲解员、棪树枇杷文化馆的农特产推荐官,用生动讲述让“乡村故事”从田间地头走向更广阔天地。
根据组织安排,第二站她被派驻到新楼社区进行基层锻炼。课堂搬到了一线,她在田间地头“取经”,跟着村干部学做群众工作,遇到矛盾不绕道,在“拉家常”中理顺群众情绪,在“算细账”中寻找解决路径;她在屋头灶内“聆听”,把脚步扎进网格,走村串巷了解社情民意,利用小微权力监督微信群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协助推进“和平鸽”亮化工程建设。
从在办公室“锤炼基本功”到奔赴田埂间“蹲点调研”,这样的成长轨迹,正是云霄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基层锻炼模式的生动注脚。针对基层锻炼“真下去、实历练、出成效”的核心课题,县委组织部创新“导师护航”模式,从导师库中为每位试用期满转正定级的公务员匹配1名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1名村(社区)书记或村(居)委会主任担任“实践导师”,带领他们在项目攻坚主战场摸爬滚打,在矛盾调解第一线积累经验。
为破解“走过场、做虚功、假把式”的问题,云霄创新“融媒晾晒”机制,在“云霄融媒”公众号开设“我们的驻村故事”专栏,制度化规范要求55名锻炼对象每月记录随访笔记、每季度提交图文或视频驻村故事,构建“实践锻炼—过程展示—成果转化”全链条闭环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基层锻炼纪实稿件165篇,推动解决84个民生问题,协调争取项目资金350.8万元。
精准“育苗”
“独当一面”升级为“善成大事”
基层锻炼期满返岗后,县委组织部精准衔接培养链条,为年轻公务员匹配单位科(股)室负责人或相关领域业务骨干任“业务导师”、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为“领航导师”,通过“命题式”调研指导、“沉浸式”课题参与、“压担式”项目实战,引导干部跳出“事务性思维”,完成“能适岗”到“独当一面”,再到“善成大事”的三级跃升。
这一精准滴灌的培养机制,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结出了鲜活果实。县公安局2023年录用的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蔡健齐,在“育苗计划”的全周期培养中,既学基层治理的“土办法”,又练规范执法的“硬功夫”。2025年,他获得阶段性个人考评第一,当年6月被市公安局荣记个人嘉奖1次,实现从“警营新兵”到“业务尖兵”的跨越。
云霄县探索推行的“育苗计划”,以“全周期滋养”构建起年轻公务员成长的“生态雨林”。县委组织部强化对新录用公务员的长期跟踪,对优秀年轻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职务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让“青苗”在政策沃土中扎根更稳、抽枝更壮。
这一政策的深层价值,更体现在对组织工作效能的整体提升上:动态监测与精准画像打破“一考定评”的传统模式,组织部门得以穿透时间维度观察干部成长轨迹,对潜力突出的“苗子”及时压担历练,对需打磨的“幼苗”定向补课赋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数据是最有力的印证。2025年上半年,全县35岁以下年轻公务员职级晋升人数达7人,占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职级晋升总人数的21.9%;35岁以下年轻公务员提拔到科级岗位任职达8名,占提任科级岗位总人数的53.3%。“‘95后’业务骨干挑大梁、‘90后’管理岗位展作为”的梯次架构加速形成,“育苗计划”持续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让每一株“青苗”都能在阳光下拔节生长,终成栋梁之材。
⊙朱乔柽
责任编辑:张俊毅 陈 岩 陈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