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初,国民党驻闽南保安部队在地方反共势力的配合下,更残酷地进攻闽南革命支点,造成闽南党组织难于再隐蔽埋藏,处境十分危急。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闽南党组织意识到,要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保障党的组织能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武装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
▲闽南特委金京洋会议遗址,位于平和县坂仔镇金京洋村
portant;">
1943年3月

portant;">
中共闽南特委在平和县坂仔乡金京洋召开特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闽南特委及平和县委、云和诏县委、漳南工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卢叨、钟骞、莫丁贵、陈文平、陈天才、卢炎、黎炳光等。会议深刻讨论了当时抗战局势和闽南国共形势,认为在国际形势日益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情况下,国民党仍然执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路线,随着战争进程的演变,其消极抗战的一面越来越消极,其积极反共的一面则愈来愈积极。闽南党组织应从单纯的隐蔽埋藏,过渡到必要的武装自卫,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立即在支点内,从民兵骨干中抽出有斗争经验的人员,组织成武装小分队,以卢炎为队长,陈文平为政委,即刻开展活动。会议还决定停止内部肃反,而通过整顿干部队伍的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开展武装反顽自卫斗争上来。这次会议,是中共闽南特委在抗日战争时期召开的,从战略上实现转折的一次重要会议,使闽南特委确定重建革命武装的决策,进一步开展反顽自卫斗争,逐步恢复和发展地方工作。
portant;">
图文由中共平和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