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利植牧场遗址,位于平和县坂仔镇心田村的南寮山下
1938年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而国民党当局不顾大敌在前的严峻形势,借机不断制造反共事件。闽南党组织以民族大义为重,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及“隐蔽精干、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指示,采取了相应的隐蔽应变措施。为了克服党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决定开荒生产自救,创办生产基地,党员干部拿起锄头垦荒生产,自食其力,利国利民,深得人心,得到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的赞赏和支持。坂仔双溪乡开明绅士赖秉坤,对中心县委创办垦荒公司非常赞赏,他自己创办的“天利植牧场”还接纳了部分党员干部在那里隐蔽生产,渡过难关。1929年,赖秉坤在坂仔双溪乡洞仔内创办“天利植牧场”。赖秉坤与共产党组织关系密切,在抗日战争中,支持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协助争取国民党保甲长为党工作,供给抗日红军游击队物资,保护党的干部。1939年,“天利植牧场”建场10周年,赖秉坤的儿子赖国民把植牧场发展的情况及其成果向毛泽东汇报并请求为之题词。1939年12月7日,毛泽东获知赖秉坤的事迹后,亲自为其牧场题写了“造成生产战线上的模范战胜日寇”的赠词,肯定了他对党的工作的贡献。

▲1939年12月7日,毛泽东为赖秉坤创建的平和天利植牧场十周年题写“造成生产战线上的模范战胜日寇”的赠词,原件现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保存
毛泽东的题词,给坚持抗战的漳州地方党组织和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同时向社会宣告了这样的事实:在抗战进入最艰难最危险的时期,漳州地方党组织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民心,赢得民主人士、中间派的支持,从而为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贡献。这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是真诚抗日、彻底抗战的,而且与国民党顽固派倒行逆施,压制抗日民主运动,监禁和杀害抗日民主人士的罪恶行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图文由中共平和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