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关注:五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十四五"期间我国住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建商品住宅销售50亿平方米,建设筹集保障房1100多万套惠及3000多万人,改造老旧小区24万个,完成地下管网更新84万公里,通过"小切口"改善实现"大民生"提升。
我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我国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实现显著提升,通过一系列惠民工程切实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居住品质。
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商品房与保障房双轨并行
房地产市场在"十四五"期间经历了深刻调整与转型。为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各地及时优化调控政策,全力推进保交楼工作。值得关注的是,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达50亿平方米,同时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安置住房超过1100万套,惠及群众3000多万人。这一组数据充分体现了我国住房供应体系"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既保持了商品房市场的稳定发展,又通过保障房建设兜住了民生底线。
城市更新成效显著 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老旧小区改造是"十四五"期间的重点民生工程。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1.1亿居民,加装电梯12.9万部,增设停车位340万个。同步推进的地下管网更新达84万公里,新建"口袋公园"1.8万多个、城市绿道2.5万公里。这些数字背后是居民生活品质的切实提升,体现了城市建设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的转变。笔者认为,这种"绣花功夫"式的微改造,正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生动实践,用"小切口"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大问题"。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强调,未来将继续推进"好房子"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让更多群众实现安居梦想。从"十四五"的实践来看,我国住房发展正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追求"好不好",这一转变必将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